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六要素”视域下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建构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2/18 3:54:56 人气: 标签:新闻六要素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是多元主体为保障享有基本阅读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和系统的总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内外学者意见,以及对发达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研究,“六要素”对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它们是推广主体(谁来推广)、推广客体(向谁推广)、内容资源(推广什么)、阵地平台(在哪里推广)、阅读服务(怎么推广)和保障机制(如何保障推广)。全面总结全民阅读“六要素”建设成绩,准确研判发展态势,认真查找存在问题,方能为建好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提出合理化意见、。

  推广主体多元化。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学校、图书馆、实体书店、出版发行企业和新闻等,已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生力军,社会阅读组织和个人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推广内容多样化。除了推广优质纸质出版物,优秀的、音频和视频内容也被越来越广泛地推广。数字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正在被逐步发掘,“闲时读书、忙时读屏”的阅读方式正在为更多读者采纳。

  阵地平台便捷化。县级图书馆通过以城带乡、以点带面,积极推行与基层书屋、阅读新空间实现互联互通。实体书店向公共文化空间转型升级。“图书馆+”“书店+”等阵地建设模式在各地推广,力争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阅读服务品牌化。连续性品牌活动影响日益广泛,各类人物典型引领全民阅读风尚,各级各类开辟专题、专版、专栏开展荐读导读,探索实践“你选书、我买单”等阅读服务模式,广大人民群众在阅读服务领域获得感增强。

  保障群体重。在相关省市全民阅读重要法规文件中,均对未成年人、残障人士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阅读服务作出明确。

  保障机制系统化。各地着力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职责分工体系和监测发布体系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民阅读有机构管事、有章理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难题。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已从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转向中观层面的各部门联动、微观层面的全社会推动。但是,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多主体工作合力不够。从各级党委、看,各部门单位整体合力不够。从社会资源整合看,党委、和社会力量之间还没有建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长效合作机制,市场化竞争主体活力没有被完全激发,许多社会阅读组织还没有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绩效评估看,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定性多、定量少,表彰先进集体多、追责落后少,新闻出版系统内的评价多、系统外评估少。

  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区域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不平衡和东西部地区不平衡。农民的阅读率、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相比都落后不少,特别是在未成年人阅读方面农村与城镇相比差距很大。二是群体不平衡。未成年人和老人阅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群体,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明显少于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脑力工作者。三是内容不平衡。大众阅读以悬疑、科幻、网络小说、通俗文学和历史题材等为主,经典名著偏少。中小学生阅读以文学名著为主,科普、英语和数理化等题材类图书阅读不足,“偏食”现象普遍。

  有效服务供给不足。从供给侧来看,主要体现在优质阅读资源、活动、渠道和方式供给不足。各地品牌阅读推广活动虽然影响力大,但受益人群有限。部分地区“一锅煮”的荐书导读活动,因为没有细分人群而反响欠佳。

  阵地平台效能发挥不充分。一些地区阅读阵地网点建设,目前还处在人员密集、场地“盆景式”布点阶段,可以深入到“毛细血管”——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阅读场地和设施还比较缺乏。各阵地设施资源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体制壁垒导致资源不能共享和资源孤岛、投入不足与重复建设并存。数字阅读平台建设小而散,资源渠道缺乏整合。

  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从需求侧来说,我们需要从全民阅读的“量”着手,拓展全民阅读覆盖的广度,使阅读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供给侧来说,我们需要从全民阅读的“质”着手,不断提高阅读服务水平。

  加强顶层设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等相继颁布实施,《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也在推进之中。各地可以认真学习、浙江和深圳等省市相关法规文件,借鉴他们在顶层设计、立法推进和社会化运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制定《全民阅读活动管理办法》等,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各地也要将其纳入各级党委意识形态管理工作范围,纳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文明建设体系,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局,使全民阅读的“指挥棒”在各级党委、部门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一是推荐优秀读物。借鉴美国、法国等国开列国家书单的做法,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并发布国民阅读基本书目。基本书目的制订也可以是“一纲多目”,即开列“全国居民阅读基本书目”,是谓“纲”;各省市层面可以根据区域文化建设的要求设立书目,是谓“目”。二是开展优质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全国和各省市品牌阅读活动影响力和辐射面,推进读书、朗诵会、读书征文竞赛等如涓涓细流般的小活动向基层延伸。三是创新推广形式。适应出版市场细分化、读者差异化等时代特点,引导出版发行单位在细分图书类型上满足读者需求,“按需制单,百姓点单”的模式,精准对接大众阅读需求。四是适应数字阅读发展新趋势。实施数字精品出版创作和计划,提升数字出版质量,推出更多数字出版原创精品力作。

  加强阵地平台建设。一是把实体阵地空间建设得更美。借鉴武汉市江汉区“金桥书吧”建设模式,推广张家港市“阅读+旅游”阵地建设模式,打造体验式阅读服务空间。二是把基层网点建设得更多。学习借鉴浙江省基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小连锁”模式,以及湖北省打造新华书店子品牌“九丘书屋”的做法,将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等纳入计算指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测算某一区域阅读需求指数,按标准建设阅读网点。三是把基层书屋管得更好。解决定期、图书定期更新和有人员专门管理等关键问题。推广江苏省射阳县经验做法。该县每年投入财政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招录和聘用237名村级宣传文化员,并将其配备到15家镇区图书馆分馆、185个村(居)农家书屋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四是把各类资源整合充分。搭建国家级全民阅读在线服务管理平台,构建公益性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类文化惠民工程中的公共数字阅读资源,形成资源集中、便民高效的公共阅读资源服务系统。

  加强社会力量建设。一是探索合作新模式。基层数量庞大的阅读推广活动,急需专业阅读推广人参与,继而形成滚雪球的效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激励励等措施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但在国家和省级法规文件中,需要对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作出明确。二是创新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激励机制。学习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专门的志愿者绩效评估机构,志愿经历可以作为加学分、升学、就业、就医、落户、晋级等重要依据。三是调动重点群体参与。各级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单位需要分工合作,充分发挥编辑、记者、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和各级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的优势,动员他们深入社区、街道和乡村,为基层阅读推广注入源头活水。

  加强科学绩效考评。一是完善现有评价标准。制定书香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全民阅读年度调查发布制度,推动调查和书香城市建设有机融合。二是制定科学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各主体开展全民阅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优与罚劣并重的原则进行及时考评。建立健全阅读阵地设施、平台建设和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对资金投入、人员管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三是纳入政绩考核范围。推进全民阅读目标责任制,纳入各级党委、政绩考核体系,纳入县级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修改完善全民阅读在文明创建活动指标体系中的内容,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尹晓平 周永忠 叶明生)

  梦见吃饺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