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元贷款到帐。”20日,湖北梦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田军一脸笑容,凭借1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性专利,公司拿到中国银行荆门分行30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 这是担纲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一年来,“专利换贷款”成功的第一单。一纸证书,如何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法宝?专利权质押,如何从点到面全面开花? 梦阳药业是荆门高新区一家主攻抗癌中药的高新技术企业,拳头产品是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生白口服液”,前景不俗。但资金难题一直是董事长张敏的心病。“这是中小企业的通病,固定资产有限,难获银行贷款,手握专利却缺乏渠道。”张敏直言。 今年初,国家医保目录时隔8年后大调整,“生白口服液”进入目录。梦阳药业迎来爆发性增长的历史机遇,但资金再度成为拦虎。“公司的土地、厂房都已抵押贷款。”张敏苦笑,值钱的就只有专利了。 去年8月试点的专利质押融资,破解了这一难题。拿到贷款后,企业紧锣密鼓扩产能、购原料,发展后劲十足。“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今年超过9000万元问题不大。”田军说,随着明年产能和市场同步、扩张,公司销售收入有望翻番。 专利换贷款,梦阳药业踌躇满志。比邻而居的荆门高新区另一家企业晶昱玻璃,却仍在苦苦等待贷款。“晶昱玻璃6月申请专利质押贷款3000万元,但贷款申请两次被打回修改。” 中国银行荆门分行中小企业部主任余向东说,晶昱玻璃生产啤酒瓶,是百威、嘉士伯、金龙泉、燕京等国际国内知名啤酒企业的供应商,拥有工艺配方、熔化成型等核心领域专利近20项。“专利价值难以评估是关键问题。”余向东说,梦阳药业的发明专利人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邵梦扬,其产品住了市场,证明了专利的价值。晶昱玻璃的核心专利是玻璃废渣循环利用的工艺方法,难以进行定量评估。 价值评估决定了专利所能获得的贷款额度,但因缺乏统一标准,有时难获企业认同。拿下3000万元贷款的张敏表示:“估值应不只这么多。4年前我们专利的评估价值就超过4000万元。”“专利是无形资产,难变现是另一大制约因素。”荆门市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科科长肖华说,目前我国交易平台不完善、交易法规不健全,专利权的交易、质权实现比较困难,甚至可能发生质押的专利权因缺乏交易而一文不值的情况。“这是普遍性问题,源于银行风险管控的需要。”余向东说,一旦贷款出现违约,银行要对专利处置变现,但目前转让专利权只能通过熟人圈寻找买方,难度颇大。 专利权质押贷款,荆门一直孜孜求索。2007年,荆门格林美公司以5项专利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3000万元贷款,开创了全省专利权质押贷款先河。2012年,格林美再次以39项专利权质押,获得国开行3亿元贷款,创当时全国单笔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最高记录。 2013年,荆门试行《荆门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办法》,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随后,荆门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意向项目20余个,促成博士隆、国源科技、格林美等企业获得贷款。“尽管荆门起步早,但专利权质押贷款并没有推而广之。”荆门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杨立文坦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如何破解难题?杨立文认为,风险共担运作机制值得探索。“风险不应仅由银行承担。可出资建立风险基金,并向银行推荐优质企业,一旦出现贷款违约,银行可从风险基金中获得补偿。同时设立专利权保险,完善保险制度,以增加金融机构的信心。”“但风险补偿机制在降低企业贷款门槛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企业违约成本降低。”杨立文说,需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强监督,提高违约成本。“专利的技术含量、水平以及产业化情况直接影响到银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在余向东看来,推动专利权质押贷款长效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专利权的含金量。“当前,企业的专利数量很多,但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不多,只有切实提高专利质量,银行才更愿意开展这项业务。”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