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運喜:構筑服務支持系統,不讓空巢老人空心作者 劉運喜 隨著社會的發展,空巢老人走入人們的視野。那麼,哈爾濱的空巢老人到底有多少?生活狀態怎樣?近日,《哈市老年人空巢狀況調研報告》正式出爐。調查報告顯示,哈市老年人平均空巢率為71%,高於國家最新公布的全國平均數,即50%。這是記者10日從哈市老齡辦獲悉的。(10月11日《生活報》) 在本世紀初,我國就進入了老齡社會,老齡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增加。據調查,在老齡人口中,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佔多數,給社會帶來了諸多問題。哈市的調研報告表明,哈市老人空巢比例高出全國1倍,平均空巢率達71%,遠遠超過全國51%的平均數,空巢問題更加嚴重。 筆者認為,空巢老人的出現是社會發展中必然出現的一種客觀現象,我們隻能正視,必須重視,主動迎接,積極應對。解決空巢老人問題,我們的態度應是:老人空巢,不能空心。 為了不讓空巢老人空心,首先是老人子女要履行自己的責任,包括責任和法律責任。責任,主要是子女要盡孝,要關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健康問題。法律責任,主要是子女要依法承擔起對老人的贍養扶助義務,保障老人的物質生活,關心老人的需要,給老人以的安慰。既要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居,又要讓老人老有所安、老有所樂。如果老人年齡偏大,行動不便,生活處理能力差,子女要盡可能同老人住在一起,不讓老人空巢,便於生活上的照顧,及時給以各種幫助。即使不住在一起,子女也要經常往老人家裡跑,在一起吃吃飯,陪老人聊聊天,說說話,散散步。如果不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地方,子女要盡可能爭取多回家幾次,和老人在一起多呆幾天。實在不行,也要請保姆照顧日常生活起居,經常打電話回來。既是問安,也是了解。了解老人生活、身體狀況,讓老人有所寄托,讓雙方互相放心。 其次,對於空巢老人,完全依賴子女也不大現實。畢竟各個家庭情況各異,有的子女遠有的子女近,有的子女富有的子女窮,有的子女孝有的子女不孝。子女即使有孝心有意願,但因為種種實際困難,忙於工作忙於事業忙於生活,確實難以在老人跟前盡孝,甚至難以滿足老人物質和上的需求。再加上老人與子女之間不可避免的代溝、生活習慣的差異、思想觀念的分歧,難以相互適應,不希望居住在一起。因此,我們還要尋求子女以外的解決辦法。比如建立敬老院、養老院,將空巢老人集中在一起進行管理和照顧。社區互助、鄰裡相助也是解決空巢老人的重要依托力量,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可以建立社區老人服務機構,專門針對空巢老人、獨居老人開展生活服務、特殊照護、衛生保健等,定期為老人開展健康檢查,和其他助老活動。 再次,對於空巢老人也應有所作為。在社會管理創新中,高度重視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問題,安排專項經費,支持發展養老助老事業,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的學習教育、生活照護、健康體檢等搞好服務。 總之,老人空巢,不能空心。必須弘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族傳統美德,充分發揮家庭、社區和的力量,形成針對空巢老人的服務支持系統,讓空巢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習提八要求李克強訪德國奧巴馬嘆地球失控諾貝爾和平獎非轉基因廣告詞五星酒店主動降級霧霾橙色預警溫州少女失聯濟南現膠帶樓中國漁民遭韓警槍擊APEC單雙號限行戈爾巴喬夫住院萬慶良被雙開向佔中發起人索賠女孩帶毒品上學 延伸内容: |